當前位置:首頁>>資訊中心>>行業動態 ? 中國智能建筑的前景--云計算
文章出處:本站 責任編輯:協同互聯VIP管理員 閱讀量:240 次 發表時間:2022-09-12 15:33:00
中國智能建筑的前景--云計算
1984年,在美國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市,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化建筑——“都市辦公大樓”(CityPlaceBuilding)拔地而起。如果說當年的洛杉磯奧運烽火傳遞著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那么東海岸的那座大樓可謂是開啟了建筑業新一輪奧林匹克競賽——“智能化建筑浪潮”。經過近30年的風起云涌、潮起潮落,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計算機技術的進步,特別是云計算和物聯網技術的融合,智能建筑已經從當初的單一數字化建筑走向了基于傳感器和分布式計算的社區化建筑。隨著智能化在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的普及,集合眾多智能建筑的智能社區也隨之出現。
隨著人們對社區功能化要求的提高和海量信息的覆蓋,計算機網絡化的智能社區已經難以滿足社區遠程控制和信息處理的需求。但是,云計算和物聯網的出現為滿足這些需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未來的社區同樣會將寬帶網絡視為“必需品”,但更為重要的是,未來社區將會被“云物”繚繞,或者說,“云物”無處不在。目前,我國云計算和物聯網行業均處在高速增長期,從2010年到2015年,中國云計算市場和物聯網市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預計分別達40%和30%。
歐美國家的云計算和物聯網正在智能社區中快速普及應用,而中國在這一領域還處在概念設計階段,主要原因是歐美國家在云計算和物聯網的技術應用方面的確要領先一步。在云計算應用方面,目前國內主要集中在IaaS階段,也就是硬件虛擬化階段,而國外先進的云計算普遍處于PaaS和SaaS應用階段,即通過云計算產生服務價值的階段。正是由于技術應用的不同,導致了智能社區發展方向的不同。我國目前的智能社區更多偏向于智能建筑單體中智能化的應用,而歐美的智能社區則更加強調在網絡狀態下智能社區整體功能的顯現。因此,歐美智能社區更依賴云計算和物聯網技術對整體社區功能的貢獻。
在傳統互聯網智能社區里,高速無線網絡已經滿足了海量信息傳輸的要求,人們可以隨時隨地享受信息化給家庭生活以及辦公帶來的便利。但是,如何利用這些信息產生實際效益卻是在互聯網環境下無法實現的。在物聯網傳感器的支持下,我們可以通過身邊的無線終端設備對家里的任何家電進行控制。同樣,云計算也為智能社區的信息處理提供了足夠的想象空間。在云計算的支撐下,信息處理技術將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按照需求提煉出最有價值的信息。例如,當主婦們接送孩子上學時,通過云計算的處理,她們能夠通過身邊的數字終端設備獲得最佳交通路線圖;在家庭生活計劃方面,她們可以在云計算的基礎上得知整個家庭生活用品的消耗情況,進而通過網購獲取各種生活用品。
在“云物”繚繞的未來智能社區里,每一棟智能化的建筑都處在基于互聯網的“云物”包圍中,使得社區里的人們從對信息的掌握變成了對于信息的有效利用,信息能夠對社區的電力設備、醫療機構、辦公機構、學校、生活娛樂設施等產生直接影響。
隨著智慧城市在我國的發展,天津市已經被國際智能社區論壇評為最具有潛力的中國智能社區城市。據統計,我國的智能建筑集成系統市場規模已經從2005年的201億元躍升至2012年的1223億元,預計到2015年將接近3000億元。可以預見,我國未來在智能建筑和智能社區方面將會有長足的發展,隨著云計算和物聯網技術與智能建筑的不斷融合,“云物”型智能社區的比例會逐年增加。